网站首页 >> 校园动态 >> 通知公告 >> 文章内容

安徽省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解读

[日期:2011-05-23]   来源:皖西育才学校  作者:皖西育才学校   阅读:3650次[字体: ]

  近日,省委、省政府正式颁布《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这一指导未来十年我省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纲领和行动指南,对优先发展教育,加快建设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推动安徽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此记者采访了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对《规划纲要》进行解读。

  总体战略篇

        科教兴皖人才强省

  问:《规划纲要》是在一个什么背景下出台的?

  答:近年来,我省相继出台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设职教大省和高教强省等重大战略,推动教育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教育改革不断取得新进展。当前,我省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正式颁布《规划纲要》这一指导未来十年我省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纲领和行动指南,对优先发展教育,加快建设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推动安徽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问:未来十年我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这是《规划纲要》的总纲,为未来我省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科教兴皖和人才强省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进一步提高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度、对人力资源强省建设的贡献度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完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教育体系,建设人力资源强省。

  问:请问我省教育改革发展的“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统筹协调、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24字工作方针如何解释?

  答:这主要是针对当前我省教育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的。其中,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促进公平是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此外,针对我省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国家二十字方针的基础上,我省增加了“统筹协调”四字,着重强调了“四个统筹”,即统筹科技、教育、人才发展战略,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各级各类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统筹各类教育资源,实现教育与城镇化建设和人口变化相协调;统筹城乡教育、区域教育,加快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皖北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并在战略目标、发展任务、体制改革等方面突出贯穿了“统筹协调”的要求。

  教育投入篇

  保障教育优先发展

  问:《规划纲要》要求着力完善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投入体制,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保障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这些如何保证落实?

  答:我省将根据国家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和教育教学基本需要,研究制定并逐步提高区域内各级学校学生人均经费基本标准和学生人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到2012年不低于中部省份平均水平,到2020年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首先要严格按照教育法律法规规定,年初预算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收入分配都要体现法定增长要求,保证教育财政拨款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并使生均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其次,各级政府要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切实落实国家和我省教育规划纲要中的教育投入政策,按照国家要求,认真落实国家对各类教育的投入目标要求,保持教育经费稳步提高。同时,依法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专项用于教育事业。调整优化各级政府预算内基建投资结构,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投入。并进一步扩大国债用于教育的份额。各级政府应从土地出让收入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教育。此外还要建立省、市、县三级政府教育投入增长的监测、公告、考核制度,把教育投入增长比例纳入对各级政府的任期目标考核。

  问:我省在《规划纲要》中规定了哪些主要的发展教育优惠政策?

  答:对各级各类学校基本建设项目免收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散装水泥专项基金、征地管理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免收或减收经营服务性收费。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用房免征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各级各类学校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经批准处置所得扣除应交国家的税费后,余款全部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对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社会服务和技术转让取得的收入,按国家规定减征或免征营业税和所得税。我省《规划纲要》中的这些优惠政策需要各方面一项一项地去抓落实。目前,我省正在研究制定投入政策,统筹各项资金投入,积极化解高校债务,实行“一校一策”,指导高校化解债务风险。

        体制改革篇

  十项试点激发活力

        问:我省今后十年全省教育体制改革准备从哪些方面入手?

  答:《规划纲要》从“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办学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建设现代学校制度”、“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和“扩大教育开放”六个方面进行了整体设计。在教育体制机制系统中,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是核心,办学体制改革是动力,管理体制改革是基础,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是重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突破口,经费投入体制改革是保障。

  问:有哪些具体的改革试点项目作突破口吗?

  答:《规划纲要》确定了10个改革试点项目。即开展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改革试点;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改革试点;完善学前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试点;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试点;应用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等学校分类指导、分类管理改革试点;市县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办法改革试点;完善教育投入机制、提高教育保障水平等10项。这10个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关联了整个教育体制系统各个层面,即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建设现代学校制度、考试招生制度、投入保障体制和教育督导制度,同时直接覆盖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重要教育领域,间接涉及到教育的所有方面。目前,我省已成立了由省长王三运任组长的安徽省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领导小组,研究部署指导教育体制改革和规划纲要实施工作,并根据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试点先行、动态调整的原则,开展重大改革试点。目前《规划纲要》确定的10项改革任务(即我省承担的9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已经启动,在各项改革试点的具体实施方案和计划制定的同时,相关措施也在积极推进中,有关改革的配套文件将陆续出台。

  基础教育篇

  筑牢国民教育基础

  问:《规划纲要》规划我省基础教育发展目标是什么?

  答:数量规模方面,到2015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6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93%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7%以上;到2020年,全面普及15年基础教育,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0%以上。2015年的主要发展目标为达到全国平均水平,2020年的发展目标是在大部分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基础上,部分重要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问:《规划纲要》为何首次提出全面普及15年基础教育?

  答:计划把普及程度相对落后、普及任务较重的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也纳入了普及内容,但是这个普及不等于是免费。之前我们常说的初中和小学是九年义务教育,纳入了义务教育保障机制里,通俗地说就是免费教育。这次提出的“普及15年基础教育”只是通过财政补助、扩大招生、规范收费等角度来减轻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的入学压力,让入学率进一步提高,到2020年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目前,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还无法做到免费。

  问:《规划纲要》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等方面,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上是否有所突破?

  答:学前教育历史上我们欠账较多,成为基础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今后一个时期,学前教育工作的重点是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扩大城乡学前教育资源总量,解决社会反映强烈的“入园难、入园贵”问题。目标是按照“广覆盖、保基本”的标准,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鼓励引导社会参与发展公益性、普惠性幼儿园,规范发展民办幼儿园的思路,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义务教育重点在办学条件标准化、资源配置均等化、办学行为规范化等方面实现突破,积极提供义务教育基本均等服务的保障,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高中阶段强调要改变单一追求升学的模式,优化课程结构,为不同的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内容。

  职业教育篇

  逐步实行中职免费

  问:如何落实《规划纲要》所要求的,把职业教育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大省建设?

  答:《规划纲要》明确今后一段时期,总体上要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学校和普通本科高校在校生规模大体相当,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建立以就业、创业为核心,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力就业紧密关联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我省将继续完善免学费和资助政策体系,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还将健全就业准入制度,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加大对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的宣传表彰力度,促进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环境、社会环境的形成。

  问:怎样才能建立起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答:实现职普互通,探索高职与应用性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衔接沟通。 《规划纲要》明确我省“逐步推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注册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学习制度,扩大普通高校对口招生规模和专升本招生规模”。这将更好地体现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的本质和特征,使不同层次职业教育之间形成内在的联系。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及主动适应经济发展要求,也有利于初中毕业生合理分流。职业培训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全日制学习与全日制学习一样是职业教育重要的学习形式。职业培训岗位目的明确、所需时间较短,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问:《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这如何理解?

  答: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是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对于安徽这样一个农业大省来说意义重大。 《规划纲要》要求在强化职业教育资源统筹和综合利用基础上,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建设,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针对当前农业类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应重视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建设,使重心下移,方便农民学习。要加强农业技术、农业经济等涉农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支持和鼓励各级各类职业学校积极参与新型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满足农民群众的职业教育需求。要建立高等院校与县级职教中心对口帮扶机制,提高县级职教中心的教育教学水平,加大对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创新和发展现代农民农业职业教育。

  高等教育篇

  优化高等教育结构

  问:《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推进高等教育强省建设”,对于这一发展目标,我省高等教育应如何完成?

  答:首先要“优化高等教育结构”,要从多层次、多角度不断的改善、优化我省的高等教育结构,积聚和培育更多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通过支持重点大学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和示范高职建设,进一步提升我省高校的综合水平;通过支持高校根据社会需求发展学科专业,进一步优化我省的高等教育结构;通过调整不同层次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结构;通过引导不同地区的高校设置,优化我省高等教育布局。

  其次要“健全高等学校分类指导体系”。提出要通过制定不同的办学标准、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实施分类管理等措施引导高校科学定位、多元发展、特色办学。通过促进同类高校和学科建立联盟,鼓励不同类型的高校错位发展,支持民办教育和皖北地区教育发展等方式,推动全省不同类型的高校加强交流、错位发展、办出水平。通过健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优化机制,引导高校发挥各自专长,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紧缺人才。

  高教还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调了教学工作在高校的重要性,明确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通过招生制度改革、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推动教育改革试点、加强宏观调控等方式,加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高素质专门人才、综合型、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问:高校应该如何“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答:高校应不断引导高等学校以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需求为导向,积极承担国家层面的科研项目,主动服务地方产业需求,加强与科研院所和企业的资源共享,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加强创新基地和创新平台建设,完善科研评价机制,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厅将鼓励高校密切关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和社会需求,加强与政府、企业和社会的联系,构建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促进科学研究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鼓励高校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做好科学普及工作,积极推进文化传播。(陈婉婉)